8月16日,2022 nihub国际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在杭顺利举办。

多位业内人士云集一堂,共话智慧城市行业热点,分享实践经验,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碰撞。来自涂鸦智能 (NYSE:TUYA)的Vivien和Euphie、来自Origami Frontier的James博士、来自SideChef的Igor Zhuang以及来自ShadeMe的吴宇杰博士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出发,共同探讨了智慧城市项目的应用与挑战,并对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创业者提出了实用且宝贵的意见。

Vivien:涂鸦智能战略伙伴关系部经理

Euphie:涂鸦智能LA&MEA市场经理

涂鸦智能 (NYSE:TUYA)是一家致力于让生活更智能的领先技术公司,其领先业界的技术,符合严格的数据保护标准和安全性,与多家世界500强公司合作,让生活更智能,包括飞利浦、施耐德电气、联想等。

Dr.James Ong:Origami创始人&CEO

Origami专注于战略和投资咨询服务,旨在利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帮助企业加快业务转型。

Igor Zhuang :SideChef高级合伙人

SideChef 是nihub国际智慧城市加速器项目的亚洲 区冠军。其为各类合作伙伴提供物联网智能厨房行业和在线杂货店领域的技术和内容解决方案。

Dr.Yujie Wu:ShadeMe创始人&CEO

ShadeMe 是nihub国际智慧城市加速器项目的欧洲区冠军。 这是一家瑞士初创企业,旨在为带有玻璃幕墙的商业和住宅建筑提供智能遮阳解决方案,为建筑制冷、供暖和照明节约能源。

嘉宾们在峰会上分别介绍了各自代表的项目, 并在圆桌论坛环节就智慧城市现阶段的成果及痛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数字化城市 的运营表达了美好的愿景,以下节选部分回答:

                                                                                                                                                                                     

01 智慧城市新场景

Q1:智慧城市的发展对社会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其会为社会带来怎样的新场景?

Euphie: 可以从2个角度谈。 首先,它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可以使用高科技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比如自助商店的应用。此外,智慧城市的发展可以帮助终端客户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例如,他们只用一个APP就可以控制家中所有的电器和设备。 智慧城市还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分析市场和客户行为, 从而更准确地预测趋势。有一句话说得好,人工智能比你更懂你。

James: 智慧城市不仅是让生活变得更智能,也不仅是推进数字化以及应用大量的技术。 对我而言,关键是建立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如何运用技术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取得平衡。 

Yujie: 在我看来, 智慧城市最大的好处是效率,这意味着速度和节能。从底层逻辑出发,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的自动化。例如,百叶窗将自动调整到最佳位置,而无需手动操作;在交通运输中,智慧城市项目会帮助你选择从A到B的最佳道路。

总结: 嘉宾们都提到了智慧城市能大幅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以及构建和谐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我们始终以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为标准去衡量智慧城市的发展,致力于让服务贯穿于全部场景,使得城市中每一个人都能生活得更加便捷。

02 哪个城市最“智慧”?

Q2: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智慧城市案例有哪些?

Vivien: 我个人认为新加坡应该是最好的。我已经在新加坡待了3周,我发现很多有趣项目正在新加坡大力推进,例如HDB智慧中心。您可以将HDB智慧中心视为一个 城市的大脑, 它可以根据新加坡的所有数据管理房地产运营。该中心可以收集和整合来源不同的信息,例如能源使用的实时数据、不同家庭的能源消耗等。P.S. HDB:建屋发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简称“HDB”。该政府职能机构负责新加坡居住新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超过80%的新加坡国人居住在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承建的房子里。

James: 新加坡以智慧城市闻名。我在Vivien观点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件事,收集数据是一个开始。新加坡建设智慧城市的秘诀在于国家 自上而下的智慧和设计,这些高层的设计将数据和应用融合在一起。

如果从全球视角出发,我个人认为最成功的智慧城市项目是谷歌地图。

Igor: 我个人非常喜欢两种类型的智慧城市项目。一个是从市民的角度来看——交通和停车。比如贵阳有一个应用,像是一个停车场版本的airbnb。我居住在上海时总是在花很多时间寻找停车位。市中心缺乏停车位,于是人们只能一直开着车直到找到停车位,这也制造了一部分的交通拥堵。

如果将视野稍微抽离出城市议题,转移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我会对智慧农业非常感兴趣。世界上70%以上的水用于农业,可能还在持续增加中。然而许多地方正在经历干旱,这不仅关乎食品生产,还关乎我们如何使得生产与需求相匹配。 智慧农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利用无人机来对农作物进行自动化管理,或者使用大数据和传感器来精确地减少生产粮食所需的用水、肥料和护理成本。

总结: 新加坡以其高度发达的城市体系成为了智慧城市的重要案例及学习对象。 实现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建联并应用于市民生活的方方 面面依然是我们努力的重要方向。                

03 挑战与机遇

Q3: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基建和应用层目前分别存在哪些挑战? 

Vivien: 在与物联网行业的一些开发人员的讨论中,我发现他们遇到了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是如何整合数据。 例如,我曾经参观过一座智慧建筑,经理告诉我他们将采用飞利浦照明系统,但他们已经使用了施耐德能源控制管理系统,即2个大脑提供的2个不同的系统。如何整合施耐德和飞利浦的数据?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技术方面来说,连接不同的数据是一个大问题,而从商业方面来看,这也造成了新的挑战。比如一些用户不希望管理员收集或查看他们的数据,那么该如何保护他们的数据? 

James: 你需要在自然和城市建设之间找到平衡点。

Igor: 在部署其中一些解决方案时,我们必须谨慎,甚至放慢脚步。 一个成熟的智慧城市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就像发条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将错误决策引入其中时,代价可能会非常高。我想举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它与智慧城市无关——波音 737 max。这个机型发生过两次事故。一开始连技术人员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的研究表明,这是软件故障,它混合了飞机可能发生的场景,最终飞机自身系统导致飞机坠毁。因此,我们必须警惕这一点。

Yujie: 在我看来,智慧城市的主要挑战是 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整合。我们该如何将这些技术嵌入和应用到基础设施中,从而让市民过上更智能的生活?

总结:数据繁冗和数据孤岛 已然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症结所在。如果能够在一些平台接口、数据口径等方面建立全国可通行的标准,降低因此带来的摩擦成本,将有可能移除这些给数据共享带来的客观障碍。同时在实现数据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如何保障用户的隐私也会成为重大挑战之一。                                                                                                                                                

04 资产 or 负债?

Q4:数据究竟是资产还是负债? 

Igor: 我认为两者皆是。这是我们需要使用的资产,但是谁可以访问该资产?安全性非常重要。如果正确的人将其用于正确的目的,数据就会非常强大。如果它落在有心之人的手上,那么显然隐私是个大问题。

Yujie: 我同意Igor 的观点,即数据是把双刃剑。这需要所有人尤其是决策者拿出智慧来制衡。

总结:海量数据的收集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数据泄露都已经成为了各个政府、科技公司以及用户的痛点。如何保护数据以及如何把数据运用到该用的地方上去,这将会引发持续的讨论。

05 初创企业有机会吗?

Q5:您对想进入中国智慧城市市场的外国项目有什么建议?

Euphie: 首先你应该了解并理解中国市场,尤其是用户行为。二是地方性法律法规。在中国市场,一些智慧城市项目是由政府投资的,他们非常注重隐私保护。 想进入中国市场的项目都应当慎重考虑当地的政策导向。

James:我正在与nihub这个平台展开合作。对于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项目来说,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很重要。您可以与当地的合作伙伴一起建立通向中国市场的信任桥梁。 我想强调合作伙伴的重要性,他应当同时理解国际思维和中国思维,并发挥桥梁的作用,这对你进入中国市场大有裨益。

总结:尽管中国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外资项目在进入这个庞大的市场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地政策以及用户行为,并积极寻找当地的合作方助力项目尽快实现本地化。

Ref:

《依托智慧服务共创新型智慧城市——2022智慧城市白皮书》

https://mp.weixin.qq.com/s/ilQc3YOKolegaVbrWT88qQ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为本次高峰论坛带来的精彩观点。

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智慧城市项目的发展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想在中国落地的项目需要了解当地政策及法律法规,准确地抓住行业发展的痛点,转换思维才能在中国取得长足的发展。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已经明确智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即 “城市数字化到数字化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到运营智慧城市”“人与人的联接到万物互联”。祝愿各个优秀的项目能够在这样的趋势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开拓市场。

致观众

如果您对参与分享的项目方感兴趣,欢迎联系nihub,nihub可帮助对接,助力合作。如果您正在运营优秀的智慧城市项目,欢迎您报名参加nihub国际智慧城市加速器,我们期待更多的优质项目落地中国,也希望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END